魔方空間施工工藝解析之地面工藝
時間:2019-06-06 瀏覽量:8549 來源:魔方空間
地面工藝因地面鋪設的材料不同而工藝不同,大致可分為水泥地面、石材地面、瓷磚地面、地毯地面、實木地板地面。
1、水泥砂漿地面:
1) 施工工序:
基層清理→彈線→貼灰餅→刷素水泥漿→水泥砂漿找平→養護
2) 施工工藝:
(1) 配制水泥砂漿應用硅酸水泥、普通硅酸鹽水泥,其標號不小于32.5MPa。嚴禁混用不同品種、不同標號的水泥,采用中砂攪拌;找平層砂漿的體積配合比為1: 3,強度等級不應小于M15。
(2) 根據±0.000m標高扣減飾面構造厚度來確定地面找平標高(設計有要求的按設計要求確定),并在四周墻腳彈線;水泥砂漿找平層的厚度不應小于20mm。
(3) 同一房間的找平層應一次性施工完成,不得留置施工縫和接槎接頭。
(4) 抹灰前必須制作好標準灰餅。
(5) 沖筋也是保證抹灰質量的重要環節,是大面積抹灰時重要的控制標志。
(6) 陰陽角找方也是直接關系到后續裝修工程質量的重要工序。
2、石材地面:
1) 施工工序:
地面清理→試拼→水泥漿結合層→鋪貼石材 →養護→晶面處理
2) 施工工藝:
(1) 石材在鋪貼前應進行試拼,出現顏色或紋理錯亂時應進行挑選,必要時要求廠家更換。
(2) 深色石材采用32.5MPa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合中砂或粗砂,(含泥量不大于 3%)1:3配比;淺色系列石材采用32.5MPa白水泥砂漿摻白石屑1:3配比。
(3) 大理石在鋪貼前應鏟除背后網格布,并補刷石材防護劑,晾干后進行鋪貼;若質地較為松脆的石材,則須在工廠對石材背面去網后做背膠或背砂處理,到場后直接鋪貼。
(4) 表面平整度:1mm;縫格平直:1mm;接縫高低:0.5mm;踢腳線上口平直:1mm;板塊間隙寬度:1mm。
3、釉面瓷磚地面:
1) 施工工序:
(1) 釉面瓷磚地面:
地面清理→瓷磚浸水濕潤→水泥砂漿結合層→安裝標準塊→鋪貼地面磚→勾縫→清潔→養護
(2) 拋光瓷磚地面:
處理基層→彈線→預排→攤鋪水泥砂漿→安裝標準塊→鋪貼地面磚→勾縫→清潔→養護
2) 施工工藝:
(1) 鋪貼釉面陶瓷地面磚前,應先將陶瓷地面磚浸泡陰干(浸泡至不起氣泡即可取出陰干)。
(2) 拋光磚鋪貼前須先進行預排,檢查紋路、核查方正度,避免鋪貼后的紋路錯亂、縫隙不均勻。
(3) 同一空間飾面磚色澤應一致、套割邊緣應整齊,大面無小塊,開孔位置尺寸應正確,無裂痕和缺損;瓷磚無掉角、爆邊,結合處無三角洞及方形洞。
(4) 墻面基層先處理平整,粘貼層厚度控制在7-10mm為宜,采用專用瓷磚粘貼劑粘貼牢固 (單塊空鼓小于 15%,且每自然間不超過總數的5%)。
(5) 地磚表面平整度誤差不得超過1mm(用2米靠尺和塞尺檢查);縫格平直誤差不得超過1.5mm(拉5米線和鋼尺檢查);接縫高低差誤差不得超過0.5mm(用直尺塞尺檢查);踢腳線上口平直誤差不得超過1mm(拉5米線和鋼尺檢查);板塊間隙寬度誤差不得超過1mm(用鋼尺和塞尺檢查)。
(6) 排磚應符合設計要求,當設計無要求時,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,避免出現板塊小于整磚1/3 邊長的邊角料。
4、地毯地面:
1) 施工工序:
基層處理→地毯剪裁→ 釘倒刺板掛毯條→鋪設防潮墊→鋪設地毯→細部處理及清理
2) 施工工藝:
(1) 地毯加工前應明確材料含量(多少百分比羊毛,是否分色)、加工工藝(圈絨、割絨、阿克明斯)、絨高(羊毛高度)、膠墊容重( k/m2)。
(2) 鋪設地毯前地面須采用水泥砂漿找平處理(厚度根據地毯與膠墊確定落差)待水泥砂漿完全干透后,方可鋪設地毯。
(3) 地毯表面應平服,無起鼓翹邊,圖案拼花應細,絨面順光應一致。
(4) 地毯與大理石不得直接拼接,可采用過渡材料進行拼接收口(如:不銹鋼條、銅條等),收口處絨毛應高出5mm。
(5) 地毯鋪設完成后應立即采取成品保護措施。
(6) 地毯與踢腳線、墻邊、柱子收口處周圍應順直、應壓緊。
5、實木地板地面:
1) 施工工序:
安裝地龍骨→撒防蛀粉→安裝防潮多層板→ 鋪貼防潮膜→鋪實木地板
2) 施工要點:
(1) 地板安裝時要留伸縮縫,地板與墻壁之間要預留出10mm左右的地板伸縮縫。地板間縫隙不超過1mm,密度較高的地板鋪設時,每塊應留有0.4mm的間隙,以防日后起拱。實木地板之間要留伸縮縫,預留潮濕季節木地板膨脹空間,多層實木地板和強化復合地板則可以無縫拼接。
(2) 地板下須鋪設防潮膜,接口處互疊,用膠布粘貼防止灰塵水汽進入。
(3) 木擱柵應彈線;應按300~400mm距離打孔,預埋絲桿;木擱柵應按300~400mm開沉頭孔,應調整絲桿、調平龍骨基層;固定不得損壞預埋管線,木擱柵與墻縫隙30mm。
(4) 踢腳線表面應光滑,接縫應嚴密;踢腳線上口平齊3mm/5m、踢腳線與面層的接縫1mm。
(5) 板面縫隙寬度0.5mm/鋼尺、表面平整度2mm/2m、面板拼縫應平直3mm/5m、相鄰板材高度差1mm/鋼尺。
6、PVC卷材地面:
1) 地面基層必須平整、堅固、干燥、干凈,適當的吸收性和沒有裂縫。基層殘留物(如:油漆、染料、殘余膠水、油脂、蠟、脫膜劑等)在地板施工前必須清除干凈。
2) 自流平水泥找平地面基層時,須使用界面處理劑封閉打底地面基層。
3) 在切割卷材時,要仔細檢查地板表面是否有劃痕、色差等。
4) 卷材質檢后,需預鋪卷材在施工現場至少24小時,以恢復卷材記憶性,使溫度與施工現場保持一致。
5) 從房間中間開始鋪設,而絕對不能從墻邊開始。因為墻腳通常不是一條筆直的直線。
6) 房間中心線之間定位卷材顏色變化、圖案或批號。
7) 卷材施工完畢后要保證卷材與基層完全粘接,無氣泡、無翹邊。
7、高架地板地面:
1) 按排版圖要求,在基層上彈出版基準線。
2) 將支座調整到設定高度,從排版圖基準點開始將支座順序放置于地面合適位置。
3) 在基準點放置第一塊地板,并用水平儀、高度尺找平調整定位后擰緊四角螺釘。
4) 按順序鋪裝地板,并按要求隨時調整地板整體平面度及高度,并隨時清掃地面。在板面組裝四周要畫線,板面與垂直面相接處的縫隙不大于3mm。
5) 斜邊、圓弧處會出現尺寸小于100mm的切割板,此處應適當增加支座進行支撐、固定、保證其穩定性。
6) 將整板全部鋪設完成后,收邊處小于整塊地板幅面尺寸進行編號實測后進行切割,注意切割時進行合理配比,滿足最小損耗要求。
7) 切割板切割邊去毛刺。
8) 鋪設切割板,切割板的鋪設嚴格按設計方案進行,保證切割板安裝后的密封性能與普通板一致。
9) 安裝后的地板系統和輔助配件,以保證安裝牢固、不顫動、不搖晃,不嘎嘎作響,及無其它不允許的現象出現。
10) 地板系統布局應與施工圖上所標示的柵格圖案相一致,按設計師所批準的方式進行調整以便與其它的工程布局相吻合,安裝好的通道地板系統在任一3m長度的水平偏差應在±1.5mm范圍之內,整個地板的水平偏差為±2.5mm。
11) 做好成品保護,防止板面損壞污染。
點擊進入 》》》【工藝總專題頁面】
各項工藝詳解: